白癜风怎么医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516/4174800.html
如今,要说我国的县或者县级市人口数量,动辄就是几十万,超过百万的也大有县在。在我国古代时期,一个县下有多少人呢?有的可能就几万,有的十几万甚至几十万也有,上百万人口倒是没听说过。那么一个县拥有几十万的人口,在以前是怎么去管理的呢?不像现在可以借助许多科技手段进行管理。
图:古代县衙古时,县城设置县衙办公,由七品知县掌管,知县下有八、九品官员,还有无品的职位,比如衙役、小吏,共同组成了一强大的管理组织,其人员分工一般是这样:
知县是绝对的老大,管理县里面方方面面,比如刑责牢狱、治安、赋役、粮钱等;七品知县下分别是县丞和主薄,县丞官职八品,主薄官职九品,这两位既没有多大权力,发挥的作用也没有多大,基本属于点头鼓掌之辈,实际权力还不如没品的师爷;仅次九品主薄下的职位,就是衙役和小吏,衙役管安全,文秘工作则交给小吏完成。
治安非常重要,因此安置衙役必不可少,对于人口不是特别多的县来说,衙役数量大概30出头,人口大县要多一些,大概60到70个不等。
图:知县审案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强龙不压地头蛇’,意思是实力强大者也很难对付当地的势力,这句话就说明了地方势力的可怕,这些地方势力一般指的就是地方上的地主豪绅,相互勾结,形成实力强大的黑社会组织,其成员共计上千人也不是很奇怪,百姓们见了也避而远之。面对地主豪绅,知县大人依靠手下这几十个兵能完胜吗?答案是的。
图:源于周星驰影视作品县丞等有品官员,包括无品的衙役小吏,其名字吏部都记录在册,是有工资的。衙役们也有自己的帮手,叫作帮闲(无业游民之类),吏部没有记录在册,因此没有政府发工资,他们只得依靠于衙役,协同处理治安工作,赚点外快养活自己。既能有饭吃,还能替当官的做合法事情,不丢面子,于是想当帮闲的人挺多的,一般的县役手下帮闲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近千人。
知县名义上手下人数少,但手下的手下人多啊,因此知县是不惧地主豪绅的。
图:周星驰影视作品剧照到了明清之际,地方上会驻扎到人的官兵,这些官兵也负责地方安全工作,治安内容主要是抓捕逃犯,整治私盐,镇压反动势力等。兵力虽然不多,战斗力肯定还是要强于地主豪绅所属暗组织,给予地主豪绅以威慑还是足够的。但是这支小股部队不受县衙管理,直接受知府大人调动。
一个县除开县城还下辖许多乡镇,衙役们主要活动于县城之中,那众多乡镇的治安怎么处理呢?
在古时,人们不像现在四处走动(旅游),活动圈子很小,假如一个乡镇突然来了一个外乡人,是很容易发觉的。而且这个外乡人要住宿必须向旅社出示其他县衙开具的路引,不然旅社是不让住的,即使借宿农家也一样。是非无处不在,即使乡镇小地方也不能避免,如果乡镇小地方发生刑事案件怎么办?
图:源于周星驰影视作品比如某户居民家遭逢抢劫,其他连带几户不得袖手旁观,必须予以帮助,不然要付法律责任,明清时期,这种乡镇连带责任制一般十户为一组,遇到问题时相互帮助支援。乡镇上也有很有势力的乡绅,处理乡民间的矛盾纠纷,只有遇到非常大的案件时,才会上报县衙,请求支援。
因此,乡镇治安虽无官吏,但总是一片安宁景象。
图:源于周星驰影视作品知县大人官职小,权力却是超然,上面描述我们也知晓了,特别是在“山高皇帝远”的地区,可以称作“土皇帝”也不失分寸。但是在有些地方当县长可就十分不好过了,比如和知府或者督府在同一个城市上班,明清时期,知县和知府/巡抚除了工作有时能见面,私下里是不能见面的,而且巡抚、知府对知县有考核权,因此知县必须兢兢业业上班,不得随意开小差,与远离领导的同阶官员相比,他们可是有些憋屈的。
古代官职从七品到一品,分门别类,各有千秋,走近了解它们,会发现更多有趣,以后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