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记全国岗位学

撰稿:刘戍梅高智

网络编辑:郝枫

近日,中宣部命名了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医院呼吸科护士赵永慧荣获“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年2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赵永慧主动请缨,毅然逆行。援鄂期间,她不惧风险、勇挑重担,除完成自己的专业工作外,还承担了多项志愿服务,处处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援鄂47天,经历很多第一次

年2月9日,赵永慧和在代县马桥村担任第一书记的丈夫商量后,把孩子托付给父母,踏上援鄂战疫之路,被分医院。2月11日晚上8时30分,医院正式接诊,名患者很快被送了进来。

“虽然每天的工作时间是6小时,但上班前的准

医院和新冠患者互动医院门前与一起援鄂的战

备和下班后的消杀,加起来足足有10个小时。大家怕进舱憋气呕吐,饭也不敢多吃,一饿就是十几个小时。一个班下来,头晕脑胀,胸口憋气,额头和脸颊被压得生疼不说,面部还有深深的压痕。”赵永慧回忆说。

在援鄂工作的日子里,有着15年丰富护理经验的赵永慧,挑战了许多个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第一次在帐篷里换衣服;第一次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第一次穿上成人纸尿裤;第一次剪掉长发剃成了标准的“武汉头”;第一次在风雨中用酒精喷洒全身;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第一次感受到了打胜仗后的喜悦……

用职业爱心护理好每一位病人

医院的护理工作远比平时要繁重得多,两个护士负责50多个病人,测量体温、血压、血氧,静脉采血,发各种口服药,安排各种检查,及时收集记录患者各种信息……那段时间,赵永慧不断地穿梭在病人之间,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准备好所需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精准测量每位患者的体温情况、血压高低、血氧高低等,做好详细记录;安排检查、发餐、递口罩,记录各种记录单,统计出入病人数,安排需要CT和咽拭子检查的患者及时体检……防护服让平时习惯疾行的脚步变得笨拙;护目镜上的雾气让她只能从缝隙中视物;三层手套更是给釆血增加了极大的难度。

赵永慧战“疫”归来,与战友合影留念。太原市抗“疫”医疗队合影湖北武汉市硚口区区医院领导到驻地慰问迎接。

为最大程度降低病毒传染的可能性,每个班次的医务人员回到驻地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消杀。赵永慧主动请缨,自愿承担起消杀工作。改进工作流程、梳理专业技术细节、组织护理排班、发放餐食……

“我自己也不知道当时哪来那么大精力。”赵永慧笑着说:“当时脑子里只想着,作为一个护士,就是要用我的知识和技术,用我的职业爱心,给病人身体和心理上最好的护理。我在病区多待一会儿,患者们就能少一点痛苦。”

感受到温暖,学会了坚强

让赵永慧念念不忘的是11岁的小女孩儿乐乐。乐乐和妈妈一起住在她们所负责的病区。本来医院只接收16—65岁的病人,可是乐乐的爸爸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家里只有妈妈和她相依为命。医院破例接收了母女俩。由于用药剂量只针对大人,为此,医院儿科医生司大夫专门给乐乐制定用药方案,看护她。坚强乐观的乐乐除了每天按时上网课,还和妈妈一起锻炼身体,给妈妈捶背、洗脚,为大家唱歌。“她的坚强、乐观、善良,她的每一个举动感染着方舱里的每一个人,也给了我很多勇气。”说起乐乐,同样是母亲的赵永慧眼神里焕发出温柔的光芒。

赵永慧在病房例行查看

回忆起武汉战疫的47天,赵永慧说:“能在国家用人之际付出我的微薄之力,这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然。有了这样的信念,我身上就有无穷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3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