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3/
农历除夕夜,小店区小店社区高保乐、史春仙夫妇和租住房子的外地人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她说:“今年春节有七八个孩子在小店就地过年,大家都不容易。老高说,自己家的孩子在外地过节,那咱就和这些租房的孩子们一起吃顿年夜饭吧,过年嘛,讲究的就是个团圆热闹。”
高保乐今年64岁,当过兵,爱人史春仙六十出头,“光荣人家”的退役军人荣誉牌就挂在大门显眼处。老高的儿子儿媳在深圳工作,今年春节留在深圳响应号召,不回来过节了。女儿离家不远,也有了自己的小日子。老两口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史大姐喜欢唱歌,还鼓动老伴学会了吹管乐。“今年自己的孩子不回来过节,也就没啥负担,就是觉得租房的孩子过年没着落,就想为他们张罗个别样的春节。”史春仙说。
除夕一大早,高师傅两口子就开始准备当天的午餐。油糕前一天已经包好,洗菜切菜、和面包饺子。住二楼在万马仕卖童装的郭小梅四十出头,也过来帮厨、打下手,时不时从楼上拿个盘子。住一楼的曹强是运城稷山人,自由职业、戴个眼镜、奔三了,还觉得自己是个大男孩,帮忙把桌子摆好。老家杭州的徐俊红在一家公司工作,四十五六,有着南方人沉稳干练的气质,知道北方人对鱼少些章法,就自告奋勇切段煎鱼。两个三楼的小姑娘下来,刚开始还有些拘谨,但包开饺子后,也逐渐活泼起来。
七八个人行动起来,边做饭边唠嗑。徐俊红的爱人是代县人,回杭州陪伴公婆孩子。他说山西女人纯朴,他爱人还是喜欢太原,也感到太原越来越好,最近到公司上班乘坐地铁,感受“太原速度”。家在南瓦窑村的郭小梅就是本地人,沟通无障碍,说到康宁街上的生意,过年的年俗、菜品如数家珍。曹强的父母去西安看大哥一家,他本来打算自己一个人一天吃两顿凑合几天。杨白露、白文叶两个小姑娘合租一间,她俩家都在晋中,原先想着自己简单做点吃的就地过年。
听到高保乐“请客”的消息,邻居带来了自制的皮冻,也加入聚餐。熟肉、凉菜、炒菜、炖鱼、饺子,南方人的米饭,晋南人的馒头,小店的糯米油糕,男士们喝点小酒,女士们来点热饮,大家觉得“在太原过年挺好的”。司勇王文刚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