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宋新花回馈乡亲不图名思源善举人人赞

宋新花回馈乡亲不图名思源善举人人赞我于腊月二十三回村了,回到了生我养我的选仁村。选仁村是代县峪口乡六大村之一,位于滹沱河南岸,距县城7.5公里处,全村户,人。这个村充满着传奇色彩,相传清朝雍正年间,在全国范围内皇帝选妃子,经过层层选拔遴选,恰好选上了代州选仁村的农家女子赵引弟,后来因赵引弟伴驾雍正皇帝贤淑文静、体贴仁慈,深得龙颜宠信。有一年,赵引弟得到雍正皇帝恩准回家省亲,雍正皇帝感到选人村村名太俗,便御赐村名——选仁村,从此这个村名一直沿用至今。我漫步在家乡选仁村的大街上,从小卖部飘来耳熟能唱的《时间都去哪了》的歌曲: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好多话/藏进了满头白发/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她/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我走着听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我哥哥家,哥哥是选仁村的村委主任,他迎我进家,嘘寒问冷过后,他就直奔主题说:咱们村的宋新花女士真好,这几天老年人嘴边常说“过去说选仁村出人才,看看现在宋新花,这确实是咱选仁的好闺女!”还有人说“咱们村子大,人家娃娃小时候在村里时,咱都没有见过面,不知不觉你看我到眼花啦,连续六年啦到春节前就给我们送来白面、大米、胡油,像亲女儿一样,我们还真不好意思吃人家娃娃的”……我哥哥一股脑儿道出了村民对宋新花女士由衷的感激话语,后来他才给我介绍情况:宋新花女士早已婚嫁繁峙,她和她丈夫这几年经营铁矿致富不忘乡亲,从年至今年连续六年,每年春节前,就安排她的哥哥宋满发(宋安和高三娃自愿帮忙)给村里五保户、残疾人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计多人,每人发放一袋大米(50斤),一袋白面(50斤)和一桶胡油(10斤)。我哥哥说:有一句话说得好“人一辈子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现在的社会的好多人挖空心思想发财,有的人搞传销,有的人不劳而获诈骗……像宋新花连续六年回村报答乡亲,在全村乃至全乡、全县真是好样的,村里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无不称赞宋新花的高尚情操!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倾听着哥哥的述说,这时有村里的李小明和高三娃来哥哥家,他们谈起宋新花的义举无不感慨,他们说:“新花是咱们全村人的骄傲,她作为一个婚嫁之人能有这么大的胸怀,真让全村父老乡亲感激,六年了,她好像有约定一样,到春节前就给乡亲们送来米面油,真不容易啊!”当我从哥哥家出来时,正好遇上了迎面而来的已经八十有四的贾成义,按村里的辈分我称他大爷,我连忙过去和他老人家打招呼,说起宋新花给人们发放米面油,他激动地说:“我真不敢相信,但也确实是事实,新花已经给了我六年了,她真是我们选仁村的好闺女,像这样的闺女我们稀罕!”一会儿,在街上我遇见了解计卯,他看上去头发花白,已有69岁了,但身体挺好,昨天下午他听说宋新花给乡亲们送来的米面油进村了,就和李顺安、高三娃等人自发地去卸车,主动帮助给乡亲们发放米面油。当我谈起宋新花为乡亲们发放米面油一事时,他颇有感慨地说“新花这闺女儿,是我看着长大的,她爸妈住的离我家不远,都是行善之人,新花这孩子品行好,从小尤其热心,近六年来,她每年回馈乡亲,这种善举我从内心非常感激……”当我哥哥领我见到了我们的老师宋满发时,看到70多岁的宋老师(原来在选仁学校任教,是我们学校的数学老师)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他在谈及新花给乡亲们发放米面油时说:“新花是个好孩子,她和她丈夫致富了,但她有饮水思源之心,有思乡报恩之意,这个善举是她报答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她一再嘱咐我不要张扬,不要宣传,不需要拍照……”宋老师的一席话,更让我对宋新花敬佩了。事实上六年来,她默默地做着这些善事,从没有向任何人提出任何要求,这一举动着实感动着选仁村的群众。我和我哥哥话别了宋老师,已是夜幕降临时分,我们行走在选仁村的大街上,路过供销社、村委会,一个农家书屋那里播出一首由易秒英演唱的《好女儿》歌,我被歌曲所打动,也为歌词所陶醉:好女儿好姑娘/我是妈妈贴身的衣裳/爷爷逛街的手杖/我是姐妹中的一只白玫瑰/男孩子梦里梦里的月亮/我是青山采茶的竹筐/绿水荡漾的木浆……好女儿比男儿更要强……好女儿是好姑娘/好女儿比丁香还要芬芳……是的,宋新花是选仁村的好女儿,是好姑娘,好女儿比男儿更要强,愿她和她丈夫的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作者:阿根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