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关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中华第一关”

(景区序号:山西省5A级景区之5、总第44号)

一、观光实录

年9月30日)

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从山西代县县城之北20公里处沿着蜿蜒的雁门山公路来到景区大门前,即可见到耸立着一座大牌楼。牌楼上有毛泽东同志手书的“雁门关”三颗大字,潇洒而有力。

门口还立有一块石碑,上书邓小平同志的题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

从牌

从牌楼进入景区,乘景区公交在盘山公路上行几公里,就来到了明月楼前。这里正在举行宋代杨家将欢迎游客的仪式。

明月楼前的公路一侧,排列着以杨老令公杨业、杨家八郎、杨宗保父子、佘太君为首的杨家十多名女将的雕像,个个横枪跃马,英姿飒爽;

在公路对面,一壁高阔的名人壁上面,镌刻着多位历代具有代表性、且与雁门关有密切联系的帝王、公主、将军、文人雅士的姓名,堪称雁门关历史文化的缩影。

明月楼是明代建筑,是古代雁门关城廓北口的一道门户,台基三孔门洞,正中上方嵌有“雁门寨”石额,楼身为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十分壮观。

由此沿石板路上行,途经雁门寨边贸街。前方是明清两代举行边关贸易的地方。街两旁的建筑物基本保留了明清风貌,现在是展示当时边贸情形和服务业店铺的商业街。

由此继续上行,途经“豹突泉”、御马泉,试刀石,即可来到地利门前。地利门和天险门相对应,也是明代建筑,上方匾额书有“埊利”二字,相传为唐朝武则天所题。地利门前是瓮城,也是明代建筑,俗称“小北门”;门额匾书“雁门关”三字,和两侧的砖镌联语“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均为明清时期的书法家傅山所题;

继续上行,又可来到一个谷地。谷地的正面是威远楼,两侧是长城,左侧是习武点将台。

威远楼位于城西,建于明嘉靖年间,用于守望和观察敌情。它与城北的明月楼、宁边楼遥相呼应,两边的城墙连接着天险门和地利门。

在地利门上,坐落着宁边楼,又名“六郎庙”,是为纪念北宋守关名将杨延昭(杨六郎)而建的。

原楼毁于年,现为修复建筑物,已成为展示古代冷兵器演变历史的古代军事博物馆。

宁边楼右前方半山坡,坐落着“关署”,又名“守备衙署”,设有正门、东西厢房、正堂、兵刑工房、“科签房”、幕厅、斋室等。

“关署”的正前方,便是雄伟的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了。

巍巍雁门关立在中原地区和漠北草原的分界线上,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城上现存匾额“中华第一关”为中国著名长城专家罗文先生所题。作为古代军事要塞,雁门关地势险峻,体系完备,战略战术地位都十分重要。它是古代频繁战争的历史见证,雄居华夏名关要隘之首。

在关门左侧,还有一个叫“偃公祠”的古建筑群。祠中供奉的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镇守雁门关大将西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的弟弟“姬幸”(号“偃”),同时还供奉着历代镇守雁门关的幸家将领。

从雁门关左侧的长城步道台阶上行约余米,可见山坡上建有碑林。碑林规模宏大,上下六个平台,有序地分布着上百座石碑。石碑上的题词者均是名人雅士。

沿着长城步道一直上到雁塔平台,见这段长城的尽头高高耸立着敌楼。敌楼分上下两层,置有燃放烟火的信号设施,还可供士兵驻扎和存放武器,兼有瞭望敌情的功能,现已成为游客感受和体验古代边塞军事文化的建筑景观。

从雁门关门外沿山谷下行,是弯曲盘旋的古代关道,直通远方的漠北腹地。

从敌楼四望,可见关外群山连绵,秋风萧瑟,关内森严壁垒,寒气逼人;侧耳静听,似乎可闻镇关将军们的号令、战马的嘶鸣,冷兵器的碰撞、士兵的冲杀呐喊,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烽火连天、血肉横飞、旌旗招展的古战场。

衷心祝愿祖国大地远离战火,永世安康!

二、景区概况1、地理环境雁门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坐落于“代州古城”北“勾注”山脊,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和干燥,冬季风沙大,年均气温10摄氏度左右,降水集中在夏季。2、景观特色雁门关历史悠久,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历来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佳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山西十大旅游品牌。3、文史拾零春秋赵武灵王时期,赵国大败了林胡、楼烦的入侵后建立了云中、雁门、代郡。后李牧奉命常驻雁门,防备匈奴。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袭赵。李牧戍边有功,后人称李牧为“奇才”;秦统一六国后,大将蒙恬又出塞雁门,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并修筑了长城。汉高祖时,匈奴向南越过“勾注”,直趋太原。汉武帝反击匈奴,整修雁门关。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曾驰骋于雁门古塞外,多次大败匈奴。李广被誉为“飞将军”。汉元帝时,王昭君从雁门关出塞和亲,从此以后,这一带出现了“遥城偃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的安定局面。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为防突厥入侵,唐驻军于雁门山,并于绝顶置关,名曰“雁门关”。北宋时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争的古战场。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爱国将领在此纵横驰骋,屡建功勋。后经五代十国、宋、辽、金、元达余年,元朝在此设千户所,雁门关城被毁。明代洪武7年(),明政府在旧的关城东北十里处的要道建筑新的关城,地势更为险要。明清以后,关城虽屡有重建,但随着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疆域的逐步形成,内长城作为“内边”的作用已无,雁门关也随之荒废。年9月,中共代表周恩来、彭德怀、彭雪枫为团结抗日,与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在雁门山的太和岭会谈。年10月18日,阎锡山放弃雁门关南撤后,八路军师团在雁门关伏击了日寇汽车运输队,一举摧毁敌汽车四百余辆,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雁门关大。年6月25日,雁门关的明朝建筑群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交通信息从北京方向、石家庄、保定方向、陕西府谷方向、河南郑州方向乘高速大巴可直达代县,然后换乘公交去雁门关;从太原方向有列车直达代县,然后换乘去雁门关;由大运高速广武县出口下高速、或从代县阳明堡镇沿国道由关北进入景区;由大运高速代县出口下高速到代县县城,从关城南面的旅游专线也可进入景区;景区内有观光车直达景点停车场。

5、代县地标特产

代县大米

代县核桃

代县酥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7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