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革命老区后人连续三年为贫困大学生筹措

雁门关伏击战遗址。本文图片澎湃新闻记者张蓓图

风声如涛,拂过苍翠树林,黑石头沟不复往日寂静。8月21日上午,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前正举行着一场烈士祭奠活动。

这也是“晋绥情·阳光助学公益活动”的最后一站。活动主办方之一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下称“基金会”)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面对前来凭吊人群,他在发言时几度激动哽咽。

段晓飞已过花甲有了白发,却是基金会里年纪尚轻的。基金会成立以来,一众花甲古稀之年的老人在“尚有精力”的紧迫感下,从最初为收烈士遗骸而来,到决定捐资支持老区教育扶贫,已连续三年在这片红色土地开展助学公益活动。

今年的助学活动走进山西省的石楼、交城、兴县、代县,基金会将筹措得的二百万元,发放给应届高考录取的名贫困家庭大学生,每人可得学费五千元。

“所有捐赠款项来自个人、企业的爱心支持,我们不拿一分钱”,段晓飞对澎湃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30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