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地上开出向阳花金台资讯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站在高处俯瞰,一望无际的土地犹如披上了铠甲,不计其数的光伏板错落有致,泛着淡蓝色的光……11月18日,伴随着初冬的小雨,第十五届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媒体团走进忻州代县宝通40MW光伏扶贫电站,见证绿色能源与扶贫增收的有机结合。

“从前,我们祖祖辈辈都指着地吃饭,但咱村里的地大部分是沙石地,长不出来啥好东西。”高建新曾是代县阳明堡下沙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过去,一家人仅靠几亩耕地过活,收入微薄难以维持生计。“还得供两个孩子上学,可以说入不敷出。”

作为山西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脱贫前的代县有贫困村个,建档立卡贫困户达户、人,贫困发生率达29.76%。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代县县委、县政府抢抓发展机遇,注重新兴能源开发,利用当地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动实施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专业的事要找专业的人做。年春天,宝通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虎生已与中国水电院达成共同开发新能源合作协议,就在那时,代县县政府诚挚邀请他回家乡考察光伏扶贫发电基地,希望他能为家乡脱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后,王虎生带领技术人员对代县北半坡丘陵区自然条件做了全面了解和考察,当即决定在家乡发展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经过半年多的筹备,到年年底,光伏项目成功通过审定。

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光伏扶贫产业项目,该公司40MW光伏扶贫电站项目的实施给周边的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村民们通过流转亩土壤贫瘠,效益极低的沙石薄地,一次性获得了30年的土地租赁费约万元。

“我们在施工期间不仅吸纳了周边村的多名贫困群众和3名贫困大学生就业,每年还拿出0万元用作扶贫资金,为全县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不低于元的扶贫资助,一补20年。”王虎生介绍说。

年,高建新和他的妻子也入职了光伏电站,主要从事除草和清洗光伏板。工作时间灵活、强度适中,还能兼顾种地。“现在我和老伴儿在这儿一年能挣4万多(元),加上种地的收入,我们家一年能收入将近6万元,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高建新笑着说。

截至年10月底,代县光伏扶贫电站累计发电量.4万千瓦时,收益.38万元,其中电费收益达.4万元,到位补贴资金.98万元,惠及贫困人口人。

如今,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代县脱贫攻坚的“稳定器”,沙石地上开出的蓝色“向阳花”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最美的“幸福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9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