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旅游,除了大院古城名山之外,还有

新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zguolife.com/news/49891.html

山西旅游中,无论是人文还是历史,都给予旅行者太多的收获。去山西旅游除了能饱览大院文化,体验晋商文化的魅力,还能走进古城,追寻历史沧桑的痕迹,亦能领略名山大川。当然还有一样是山西最值得一看的,那就是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晋北景点。雁门关素来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在中国历史上,晋北一带一直是中原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冲突地,雁门关则是最重要的分界点。这里曾经是南北对峙的险要关塞,被看作是古代中原民族抵御北方边境游牧民族的险要关塞。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素来就有九塞尊崇第一关美誉,南控中原,北扼漠原,是中国古代关隘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便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

初识雁门关之时,应该是七八岁时,长篇评书《杨家将》里描述的杨业一家镇守雁门要塞,满门忠烈前赴后继,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的故事。而再识雁门关,是读平沙落雁的故事。王昭君和亲匈奴,泪别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的凄凉故事。

原本以为雁门关只是一道关塞,到了雁门关才发现,雁门关不是单一的关塞,则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关城城墙高10米。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墙体以石座为底,内填夯土,外包砖身,墙垣上筑有垛口。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而雁门关两侧群峰挺拔,山势陡峭,中间夹一小路盘旋曲折,穿城而过。关城的东西北三面开辟了城门。门洞用砖石叠砌,青石板铺路,门额位置上均镶嵌了石匾。东门门匾镌刻着天险二字,门上建雁门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周设回廊。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门匾上刻地利二字,其门楼为杨六郎祠,西门外有关帝庙。北门其实是瓮城的城门,门额书刻雁门关三字,两侧镶嵌对联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

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在旧关城附近有一段明代建造的白草口长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长城段之一,该段长城全长米,墙高6-8米,底宽5米,顶宽3米。每隔米左右,便建烽火台和敌楼各一座,在险要的地段,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最终与外长城相连。

踏着雁门关的青石板路走去,分别有四座名洞、瓮城、边贸街与一处名驿站,以及雅士洞、公主洞、将军洞、帝王洞这四座名洞。在这里杨家将仅仅是人们熟知的雁门关的一角,而在雁门关的历史上曾经有李牧、郅都、卫青、霍去病、李广等22位名将在此镇守过。如今都建有殿堂在此供奉。而坊间很多小说演绎的取材,在这里你都能看见。现如今透过大街用青石板铺路,青砖砌墙,驼道,都能体会到明清两代边关贸易最繁华的风采。

当然,这里的气候也堪称奇特,坊间都说雁门山南北气候迥异,往往一边艳阳一边飞雪。果然到了四五月份,太原依旧很热,但到朔州马上就很冷,而山上居然还飘起了雪,昼夜温差极大。而到了夜色降临,雁门关那朔北的凄凉之感就油然而生了。想想这里曾经是镇守北疆的重要关塞,士兵望着北边苍茫的大地,看着雁南飞,思念家乡的情绪顿时就涌上心头。站在雁门关的最高处极目远望,看着南边古老的靖边楼,北边广武古墓群。在夕阳余晖下,群山起伏,千年的历史古老沧桑。在回望中华第一关的匾牌,雁门关下无数的英雄在历史的长河里林立,他们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如今在长长的岁月里,跟这雁门关一样在天地间静默、无言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4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