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0.html
《浅说水浒》第期(文/焦目)
对于将,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们是替天行道的好汉,有人说他们都是滥杀无辜的强盗土匪。不管怎么说,这些好汉们所处的时代还是很黑暗的,上至皇帝太尉,下至末官小吏,无不如是。宋徽宗自不必说,沉迷书画蹴鞠和李师师,不思朝 ;高俅一上任就找王进的茬儿;即便像宋江一样的小吏也都作恶。
比如阳谷县知县,虽然提拔了武松作为都头,但他和满县的大小官吏都被西门庆收买了。武大郎死后,武松找到证据和人证,希望他能为自己主持公道,结果知县和稀泥,大小官吏也都劝武松别闹事,实在令人心寒。
除此之外,寿张县的县令也不为百姓做主,结果被李逵教训了一顿。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水浒传中,县衙中的官吏有很多,光是带“县”字的就有县令、知县和县尉。那么,这三个官职一样吗?权力是否相同?如果不一样,区别在哪里?接下来就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先说县令。
秦始皇把分封制改成了郡县制,完成中国历史上 次大一统,正式把封国变成郡县。为了方便管理县,每个县设置一名县令,县令权力极大,统管一县之务,包括行 、讼案、赋税、治安等等。
县令的话在全县 ,甭管都头、押司,都要归他管理。在宋代,若是赤县(京都治下的县)的县令,则是正七品。若是京城附近的县令,品级属于正八品。若是各州县的县令,那么就只有从八品了。所以,说县令是“九品芝麻官”不是没道理的。
再说县长。
水浒中没出现县长,秦汉时期,若是县里户口超过一万,那么长官就叫县令;若是户口不超过一万,那么长官就叫县长。不过到了唐朝时,不再根据户口数来区分大小县,从此就没有了县令和县长的区别。
接着说知县。
喜欢看明清时期古装历史剧的朋友肯定知道,当时县里 的长官就是知县。其实知县这个官职,是从唐朝开始。倘若某县一时没选拔到合适的县令,朝廷会让县里其他官员,临时管理该县,暂摄县令之位,也叫“知县事”,意思就是主持一县之事,简称“知县”。
宋代也有“知县”,但这些人不是来自县里,而是朝中大臣。他们的名义上是县令,但不用到县里去,只是遥相呼应。由于这些人只是兼代县令,本身是朝中大员,所以他们的品级可能比县令高得多。
说县尉和县丞。
县尉、县丞大约同等级,但二者与县令不是一个等级,归县令管理。可以这么说,县中之事,分为文武,县尉负责武事,比如抓捕盗贼等;县丞负责文事,比如抄写告示文书等。一个约等于县令的秘书,一个约等于公安局长。
关于品级,赤县丞为正八品,京畿县丞、诸州县丞属于从八品;赤县尉为从八品,京畿县尉为正九品,而诸州县尉为从九品。从这个角度来说,同县内,县尉品级略低于县丞。
综上,就品级而言,知县本人高于县令,县令高于县丞,县丞高于县尉。同为县令(或县尉或县丞)的话,赤县高于京畿地区高于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