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古称秀容,别称欣,

白癜风简介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忻州市,隶属于山西省,古称“秀容”,简称“忻”,别称“欣”。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总面积2.万平方千米,总人口万。拥有“摔跤之乡”、中国八音之乡、“中国观光旅游投资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 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城市”、“国家智慧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北魏置肆州(今市西北),永兴二年(年)置秀容郡,治秀容县(今市西北),宣武帝移肆州治九原城(今市)。东魏天平二年(年)移肆州于秀容县。北齐废秀容郡。北周移肆州于雁门郡(今代县西南)。

唐朝时期的忻州

2、隋开皇十八年(年)移秀容县于今市,并置忻州,因州界忻川口为名;大业初废州。隋末于秀容县置新兴郡。唐武德元年(年)改新兴郡为忻州,天宝元年(年)改为定襄郡;乾元元年(年)复为忻州。

3、明洪武初废秀容县入忻州。清雍正二年(年)升忻州为直隶州。

4、年废州为县。年属雁门道,年直属山西省。

5、年属晋中专区,年属忻县专区。年忻县与定襄县并为忻定县,年二县分治。年属忻县地区。年改为忻州市(县级),忻县地区改忻州地区。年忻州地区撤销,改地级忻州市;原忻州地区所辖忻州、原平二市和代县、神池、五寨、五台、偏关、宁武、静乐、繁峙、河曲、保德、定襄、岢岚等县划入;原县级忻州市改置忻府区。

二、地名来历

1、秀容来历:《元和郡县图志》记载,“秀容故城,在县南三十里。刘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为名也。”(注:刘渊,字元海,前赵 权开国皇帝。)

2、忻州来历:《元和郡县志》卷14:忻州“因州界忻川口为名”。曹魏时期的《土地记》载:汉高出平城之围,还师至此。六 忻然。因名。

三、风景名胜

1、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南20千米的系舟山腰,相传禹王治水时在此居住故名,旧志称仙人洞。洞外山势雄伟,风景秀丽;洞内九曲回环,奇笋怪石。洞内宽处可容六七百人,窄处仅一人能够通过,到处可见石花、石瀑、石笋、石佛、石塔、石柱、石钟乳等。据明万历《忻州志》载,洞可通往河北平山县。年,忻州市 府和当地驻 联合开发这一旅游资源,修筑盘山公路、索道,整修山洞余米,设禹王宫及3厅10洞50多个景点,其中有“群狮迎宾”、“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禹王观瀑”等。

2、云中河景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城区北部的云中河中游,东临北同蒲铁路,西望大西高速铁路和大运高速公路,南与“五馆一院”相隔,北与顿村温泉度假村毗邻。主要有窑洞人家、康体街区、美食街、酒吧街、欧式会所、度假酒店、书茶棋苑、游乐场等。

3、奇村温泉。位于忻州市西北20公里金山脚下的奇村,泉眼深达26米,水温高达63℃,含氡量达83.6-埃曼/升,为 钙型,同时含有 氢、 等多种矿物质,故称为复合泉。经专家鉴定,奇村温泉的水质为 ,在世界上也属罕见,以对人体多种皮肤疾病均有疗效而闻名中国。

4、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州历史文化悠久。忻州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年)至今已有将近年的历史。忻州古城是按照中华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历代多为郡、州治所,险关要塞,人杰地灵,商贾往来,兵家必争,故有“晋北锁钥”之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