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民大姐做鞋垫,1套金陵12钗卖出8

北京皮肤科治疗好医院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70831/

图片上这位手拿着漂亮的刺绣饰品的大姐名叫韩银花,她是山西省代县峨口镇西村人,她自幼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会民间手工刺绣的手艺,擅长做姑娘出嫁用绣球和红楼梦人物鞋垫以及小孩玩的布老虎毛驴等玩具,曾经一套红楼梦金陵十二钗鞋垫被人元收藏,3套球的绣球更是独一无二,有人出价2万元也不卖。今天我们来看看韩大姐的故事。

一个周六早上我们如约来到韩大姐的家,登门拜访了她,我们在她的小卧室里看到她正在指导女儿做着小孩的刺绣布鞋,因为知道我们要来拍照,所以她把自己的一些个手工刺绣饰品都摆放在了床铺上,一个红红的大绣球和一双红绣鞋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如此精美漂亮让人爱不释手,女影友更是啧啧啧的羡慕不已。

韩大姐告诉我们说在代县农村有个流传了数百年的民俗习惯,就是家里有姑娘出嫁都要送给女婿一个“绣球”,方言叫做“打绣球”,寓意能让女婿中状元,出人头地,前途远大,结婚后婆婆还要把绣球还给媳妇收藏。她现在手里的这个绣球是自己独家所创,大绣球套着2个小绣球,下边还垂着4个小绣球,共用了片绣布做成,用时2个多月的时间。

这个三套球的大绣球做成后,韩大姐自己非常满意,孩子们也是爱不释手,后来太原一个老板听说此事专程前来求购,一度出价到了2万元钱,但是韩大姐说啥也不卖,她说这个要作为传家宝留给孩子们收藏,越说韩大姐越高兴,她又拿出了手工刺绣的姑娘出价穿的红兜兜,比划着让我们看,看着她快乐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少女时代。

韩大姐的女儿现在运城市一个国营企业上班,因为两口子平时工作忙,所以就把韩大姐从代县农村接到了运城市,让她帮着照顾上学的孙子,孙子上学后韩大姐就在家里做着她喜欢的手工刺绣,她的女儿说妈妈的手工刺绣在代县很有名气,是非遗传人,曾经受到过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的接见,作品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并被多家博物馆文化部门收藏。图为她展示妈妈为她做的一双红绣鞋。

韩大姐说代县的手工刺绣有着自己传统的特点,构图简洁,色彩艳丽,针法多样,绣工精致,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作品多出自农村妇女之手,特别是刺绣鞋垫,常常作为农村姑娘送给未婚夫的礼物,所以几乎农村妇女人人会做,她大胆设计绣制出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年一套这样的鞋垫被太原一位老板用元买走收藏。

这是韩大姐绣制的两个手工挂件,左边的按照代县农村的民间传说,绣制出了5男2女的图案,这个作品叫做“7子团圆”;右侧绿色的刺绣挂件上边是个蝙蝠的造型,名称为“一夜变富”,寓意致富发家。

韩大姐说自己小时候受到奶奶和母亲的影响,跟着她们学会了代县刺绣的手艺,今年自己66岁了,算起来时间也有50多年了,之所以能够修出如此精美的作品,首先与自己喜欢分不开,还与奶奶和母亲的亲口相授有关,成年后自己有干过30多年的裁缝手艺,又把刺绣上了一个台阶,这几年孩子们大了,自己有了富裕的时间就把全身心放在了创作上边,所以精品不断。

一个绣球的制作工序很多,比较复杂,有裱衬,剪形,送布,封边,图案设计,送线刺绣,到最后组装,才能完成。图为韩大姐展示自己的3套球的绣球。

韩大姐在家里每天还要给给孙子做饭,她说这也是很快乐的事,这是享受天伦之乐。

韩大姐现在制作的鞋垫多为民间故事,设计图案简洁明快,造型精美,她说以前干裁缝做刺绣是养家糊口,做的是产品,现在成了爱好,有了时间就要完成作品,所以我的鞋垫就是艺术品,每双都是精心设计,细心制作,既有传统又有创新,虽说民间刺绣,但是很受各个阶层的人喜欢,大家都把它作为艺术品来收藏。

图为韩大姐做绣球的衬布,上边绣的是八仙,还有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等图案。

韩大姐有2个儿子1个女儿,他们都学会了代县民间手工刺绣,她说自己是非遗传人,所以就要有传承,儿子姑娘都学会,她很高兴,能把家乡的刺绣传承下去就圆了自己的梦。

韩大姐把一个民间刺绣能够做到今天的成绩,是她日积月累刻苦钻研才练就的一手绝活,也是她对刺绣民间艺术的钟爱结果,更是山西民间艺术的奇葩,我们祝愿韩大姐的刺绣艺术更上一层楼,银针下把山西的风土人情,人文民俗绣的更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4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