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尤其是制度比较完善的明清两朝,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分,可以分为「省—府—县」三个阶层,跟今天基本上差不多,虽然县一级的官吏处在整个王朝最底层,但也千万不要小看了他们,虽说巡抚、布政使这些省级官吏手握一方大权位高权重,但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他们一辈子能够触到的也就是县一级官吏了。
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百姓打官司基本上都会去县衙,很少有越级上告的,那是因为古代法律有相关的条例,凡是越级上告的都会受到一些处罚。所以,别看县这一层级的官吏职位虽不高,但却很重要,他们替王朝管理着一方的百姓。
笔者翻阅了一些资料,古代县一级的官吏大致都有县丞、教谕、巡检、司狱这几个官职,那这些官职到底是干什么的,又分别对应现在什么职位呢?
县丞,根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县丞这个官职的记载,《汉书·景帝传》:“县丞,长吏也。”这一官职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县长,主要职责是辅佐知县处理一县的大小事务,当知县一职出缺时,它就是代理知县。
教谕,和其他三个职位有所不同,它属于文官,没有实际权力,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县教育局长或是县重点中学的校长,负责县一级的教育事业,明清两朝,有些没有考中进士的举人朝廷一般会安排他们出任教谕,历史上著名的清官海瑞,他最开始的官职就是南平教谕,后来升任浙江淳安知县的。
海瑞巡检,正九品,清朝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在他撰写的《日知录·乡亭之职》中有言:“明清时,凡镇市、关隘要害处俱设巡检司,归县令管辖。”由此可见,这个职位是负责一方地方治安的,类似于现在地方上基层派出所所长职位。
司狱,官秩从九品,是这四个职位里面最低的,他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掌管刑狱,古代县一级都会设有监牢,监牢里关押的一般都是犯了罪的人,影视剧中时常可以看到知县在审理案件结束时,都会喊一句:来人,将案犯收监,明日再审。这里的收监,就是将犯人押回监牢,而司狱就是这里的头。所以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一级的监狱长或是看守所所长。
小结
古代的行政制度虽没有现代这么完善,但由此也可以看出,从县尉、教谕、巡检、司狱,基本囊括了县一级重要的机关,虽职位不高,但却关系到百姓的生计。古代百姓从出生到去世基本上都会和这几个机构打交道,可见这几个官职的重要性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