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见证了几千年历朝历代的发展兴衰。这部历史长卷里记载的古往今来,赋予了三晋大地深重而浓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这里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因此得以“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之称。在这个初秋,我和朋友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用两天的时间倾听从远古传来的声音,找寻岁月留下的痕迹。平遥古城平遥古城位于山西晋中,是国家5A级景区,在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始建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余年历史。这里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和生活风貌,是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城由四大街、八小街组成,其中南大街最为宽阔和繁华,石板路街边有很多历史建筑和老字号店铺。比如永隆号的推光漆器,精美的就像艺术品,工作人员说这些至今都是女孩出嫁时风光的嫁妆。日昇昌票号是中国首家票号,现在这里是中国票号博物馆,清晰展现了早期金融银行业的经营模式。平遥县衙里明镜高悬的过审大堂、肃静正堂的衙役牌子,之前只在古装电视剧里才见过。登上城墙是感受平遥古城最好的方式之一。登高远眺,古城里交错纵横的街巷和青砖灰瓦的房屋尽收眼底,城墙上还有一些雕塑和火炮还原着士兵们抵抗外敌的场景。古城很大,如果要一一走遍,三天三夜也逛不完。时间允许的话,建议选一家有当地特色的客栈留宿一晚。旅行信息:交通:高铁(北京西-平遥古城),车程4小时,票价.5元。高铁站距离平遥古城车程约15分钟(出租车),或乘坐路公交车。门票:通票元,有效期3天,包含22个景点。雁门关,应县木塔雁门关是我和朋友此行的第二站。它位于代县西北20公里的勾注山上,是国家5A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由于山高风大,据说南下的大雁需要盘旋三圈才能通过这里,故名“雁门”。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从西周开始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战争最为频繁的古关隘,李牧、卫青、李广、霍去病、李广、杨家将都在这里击溃入敌无数,王昭君也是从这里出塞与匈奴和亲的。它依山傍崖,是以“险”而著称的重要关隘,有“中华第一关”之誉称。如今,金戈铁马远去,战争硝烟已散,它在千年后洗去铅华,成为见证过历史的一个代表,等待后世人来瞻仰。一早来到景区,在后腰铺驿站乘坐景区大巴到关隘门口,下车就看到杨家将的石雕像,肃然起敬。穿过关桥,来到雁门寨前,刚好赶上当天的杨家将迎宾仪式,演绎了杨家将镇守雁门关抗辽的故事。当表演者喊出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时,所有观众都纷纷喝彩。再向前走是雁门关民俗村,有很多客栈和当地农家菜的餐厅,我们的午饭也是在这里搞定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的村民都是杨家将的后代呢~豹突泉,因形状像豹子而命名,是当地村民的水源。繁华热闹的边贸街,很多商铺售卖当地特产,还原了雁门关作为边贸口岸的场景。高大的城墙门边,镌刻着“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足以体现出雁门关这个关隘的重要性。走进城门,就进入被城墙包围的瓮城,古代边关将士们可以对侵入这里的敌人致命一击。点将台上也正在进行一场表演,刀光剑影,犹见当年。为了迎接国庆,这里还举办了互动真人秀,工作人员装扮成王昭君和乔峰等与雁门关有关的历史人物,在这里与游客互动,还赠送了小国旗。雁门关长城是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米。从宁边楼旁边的石阶登上长城,可以按照指示牌上的说明选择不同攀爬难度的路线。天高云阔,巍峨的长城蜿蜒于山脊之上,壮观得无以言表。抚过石砖,遥望远处飘荡的红旗,不禁感慨,这里曾外敌入侵硝烟不断,如今的和平年代来之如此不易,我们何其幸福。雁门关景区很大。如果从前腰铺驿站开始游览,则会从南门进入,经过昭君出塞的浮雕、阜戈寨民俗村、观音殿、镇边祠等,然后与从北门进入的路线汇合。旅行信息:交通:忻州代县二广高速新广武高速出口出口8公里到达北门,代县县城关南旅游专线15公里到达南门门票:旺季(4.1-10.31)90元,淡季(11.1-3.31)60元,含景区交通车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巴黎的埃尔菲铁塔举世闻名,但实际上在中国,有座塔和这两座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这就是应县木塔。应县木塔是这次行程中比较小众的一个景点,我周围有些朋友甚至都不知道它的存在。但实际上,这是一座非常伟大的建筑。它位于山西朔州市应县的佛宫寺内,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始建于近千年前的辽代,是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塔。穿过牌坊和佛宫寺,一眼就被眼前的木塔深深震撼。全塔无钉无铆,据说耗用了余吨的红松木材。整座塔五层六檐,其中一层为重檐。听说塔内每层中间还有暗层机关,本来想一览玄机,可惜工作人员告知现在为了保护木塔,已经不允许游客登塔了。过去的千年岁月里,木塔经历了战争炮火、风雨侵蚀甚至数次地震,但它始终屹立不倒,至今它的建筑结构仍是很多专家学者研究和探索的代表。经年累月的时光里,塔身的红木已经变得斑驳,但神圣的佛像大殿、帝王题赐的牌匾、檐下随风轻摆的风铃,无一不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那些古老的故事。旅游信息:交通:大运高速应县出口至应县佛宫寺门票:60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