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蒙行翘楚复义兴清道光三年(年),旅蒙行商号复义兴在包头开业。复义兴携带50两白银,凭借“龙票”前往蒙旗从事经商活动,以茶、布、水烟、糖等物品,交换牛、马、骆驼、羊等蒙古族特产。在咸丰年间,16岁的山西代县上曲村人梁大汉随父梁茂抵达包头,并成为复义兴的学徒。由于他学有所成,逐渐从小伙计晋升为司账、总管、经理等职位。
正如一首民谣所言:“远离家乡代州城,为做生意草地行。……顶风霜,踏荒滩,卧冰盖雪战严寒。迷失路途心惶恐,肚肠辘辘缺口粮。……学会蒙语串人家,做买卖要送到蒙人老乡家。态度要好腿要勤,帮助蒙人老乡做营生。捉羊羔,拴牛犊,为做买卖献殷勤。……讲信用,拉相与,对待蒙人要真诚。复义兴,走蒙地,一路要留好名声……”
每年一、二月,他们收购小皮子;四、五月,收购抓羊绒;五、六月,收购驼羊毛;七、八月,收购牛和马;九、十月,收购羊、驼等。到同治年间,复义兴已达到鼎盛。店内店员多达余人,东门大街有铺院、碾房、仓库、牲畜圈等多处,成为包头旅蒙行的领军商号。梁大汉还担任包头“大行”总领,城垣修筑时亦由其担任总管。
然而,光绪年间,复义兴实施“卧羊”政策,店内只能喝羊杂碎。股东们虽然商号蒸蒸日上,却想改变这一政策,享受更丰盛的待遇。梁大汉宁可辞职也不愿改变勤俭之风。因此,“卧羊”后,他乘轿离开包头,告别了经商的岁月。
在包头商家的账簿中,还留有与复义兴的往来记录。年,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宣布“独立”,旅蒙行受到挫折。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包头的旅蒙行基本停止了与外蒙古的贸易。日军侵占包头后,旅蒙行更是陷于瘫痪。年,百年老号复义兴只好歇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