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代州黄酒家乡那美酒的诱惑话说秀容

出差住在绍兴,发现大街小巷都是黄酒的影子,售卖黄酒的小店一个接找一个,如星星点灯,不由得联想起家乡的黄酒。世间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它们就像具有魔力一般,总是散发着让人难以抗拒的诱惑,比如家乡的美酒……在我的家乡代州,有一种黄酒,色如米汤,馨香扑鼻,酒味甘醇,是我们这里的传统特产。这种酒味虽温和,但后劲很大,喝一碗极舒服,且能通经养颜、养脾扶肝、舒精活血。黄酒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毫不客气的说,黄酒的历史就是中国酒的历史。受不同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影响,黄酒在很多地方逐渐式微。金庸笔下的黄酒往往出现在英雄豪迈,征战沙场的决斗场面。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描写的一段情节荡气回肠,正面人物武林高手玄慈等人,在雁门关前埋伏萧远山夫妇,武林高手萧峰为阻挡耶律洪基南侵而自尽,宋辽两国,以雁门关为界,发生了轰轰烈烈的江湖恩怨故事。我们这里的黄酒外表和味道确实像我们平常家酿的淡酒,喝不上头,以为喝它几大碗不在话下。其实不然,这种黄酒是用独有秘方小曲、糯米发酵酿造,黄酒口感醇厚,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味道极佳,然后劲也着实不小!说起代州黄酒就不得不提雁门关,酒是古代戍守关隘的勇士的大爱。“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而雁门山的位置,据《山海经》记载:“雁门山,雁出其间,在高柳北。”也就是今天山西省代县附近。雁门关自古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首诗,古代红旗、鼓声、伤亡等元素,描述的就是的古代的战事。雁门关在古代是军事重镇,唐张祜《雁门太守行》:“城头月没霜如水,趚趚踏沙人似鬼。灯前拭泪试香裘,长引一声残漏子。驼囊泻酒酒一杯,前头滴血心不回。闺中年少妻莫哀,鱼金虎竹天上来,雁门山边骨成灰。”到了宋代,雁门关遂成为宋朝面对辽人的第一道防线。评书《杨家将》里,北宋时,说杨六郎是“三关总帅”,三关说的就是雁门关、偏头关、宁武关合称。雁门关在近代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时期,平型关战役、忻口战役也是对日军所展开的防御作战,也是沿着这一抵御思路的抗击防线展开的。走在绍兴的河边小巷子,听着沿街传来的歌曲:“鉴湖岸,溢酒香,绍兴佳酿,佐蟹黄……”一曲黄酒民谣,穿过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浅吟低唱间,道不尽的是浙江绍兴沉淀于酒缸里的醇香岁月。希望未来家乡的黄酒也能像绍兴女儿红那样,伴随着忻州古城的兴盛,酒文化源远流长,可以回到“雁门黄酒行天下”的盛世,家乡美酒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延续下去。下次我要找时间专门去趟乡下,一定要品尝到古法酿制的家乡黄酒,饮一杯雁门山黄酒,讲一个杨家将的故事。年11月11日原创:贾利军忻中同学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72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