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县(区、市)妇联在市妇联的统一指导下,紧密结合县域实际和妇女工作特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铺开“一县一特色”工作,推动全市妇联改革向纵深发展。
近日,各县(区、市)妇联“一县一特色”工作要交卷啦!市妇联现推出专栏进行展示,请大家跟随小编一起阅卷吧!
昔阳:在流动(留守)妇女中创建“大嫂车间”妇女组织
创建昔阳大嫂车间妇联传承大寨传统女红文化
昔阳县妇联顺应发展大势,增强改革定力,传承大寨精神,积极主动作为,全力破题攻坚,以创建“大嫂车间”妇联组织为牵引,“一子落”带动“满盘活”,在实现创业创新、推进企业发展、解决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省市认可,赢得了基层点赞。
主要做法
1.结合昔阳县情强化顶层设计
对标繁峙绣娘、静乐裁缝、代县巧剪等省妇字号品牌,采取“基地+企业+留守(流动)妇女+妇女儿童之家”的运行办法,不断强化妇女之家阵地建设,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创业形式,形成了“大嫂车间”工作模式。
2.立足标杆带动破解发展难题
注重选树标杆,强化典型引领,主动与县委、县政府协调,为山西秀芳仿真花制品有限公司解决企业占地问题;帮助县丽云服饰制造有限公司争取资金5万元,使公司总部由乡进城并形成完整生产体系,带动名村民实现了创业就业;帮助县大寨制衣有限公司创新管理模式,实现了生产科学化、管理精细化、经营市场化目标。
3.强化宣传引导致力形成优势
在充分发挥标杆企业“大嫂车间”示范引领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改革举措,辐射带动“大嫂车间”这一模式能够进入更多小微企业,目前已有制衣、刺绣、手工、食品等4个产业9家企业推行这一模式,涉及全县7个乡镇22个行政村。
实际成效
1.群众增收开辟新渠道
“大嫂车间”的成立,进一步团结了来自各行业、各领域的女企业家、女创业带头人,搭建起了政府服务妇女创业就业的崭新桥梁和广阔平台。目前,已带动全县余名妇女实现创业就业,顾家赚钱两不误,每人每月还增收-元。
2.企业发展实现新变化
“大嫂车间”的工作模式,不断强化了县乡村三级妇联建设,将妇女工作融入了企业发展,特别是非公经济妇联组织实现了更大范围覆盖,通过学习培训,实现了员工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动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
3.妇联工作凸显新价值
“大嫂车间”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建组织、强队伍、固阵地,有效地贯彻了中央省市妇联改革强“三性”、去“四化”要求,找到了妇联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让基层干部群众感受到了妇联改革带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下步打算
1.思想再解放
充分发挥县妇联“联”字优势,发扬大寨精神,挂靠大寨品牌,在手工、面塑、刺绣等方面做精做强,不断拓宽“大嫂车间”发展空间和发展质量,继续为乡村振兴、创业就业助力。
2.创新再发力
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坐下来研,充分学习借鉴省内外同类改革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以“一十百千万”工程为目标,即:强化县“大嫂车间”妇女联合会这1个阵地建设,推进形成10家创业车间样本,帮扶救助户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城乡0名妇女实现就业创业,力争实现年人均00元增收目标。
3.工作再抓实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不断引向深入,强化责任意识,强化交账意识,对标一流推进改革创新,转变作风更好奋发有为,建功新时代,展现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