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靖楼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内。始建于明洪武七年(年),后毁于火,成化十二年(年)重建,清代多次大修。历史上,边靖楼是代州城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靖楼坐北朝南,是砖木结构建筑,由高大的台基与上部楼身组成。台基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石券门洞纵贯台基南北,东北部分设有长25.09米的上楼马道,马道两端各有大门一道。
楼身高26.7米,共三层,每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四周有回廊,二层设勾栏,三层在勾栏之下设平坐。每层檐下施斗栱,共用七种,梁架精巧,结构独特。
楼上悬挂“声闻四达”、“威震三关”、“雁门第一楼”三块大匾。“声闻四达”和“威震三关”两匾,被认为是亚洲现存最大匾额。三关分别指的是山西外长城的雁门关、宁武关和偏头关。
雄伟的边靖楼被誉为“长城第一楼”,与应县木塔,民间有“代州鼓楼应县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称,是晋北代表性建筑。
年,叶剑英同志曾登楼赋诗:威震三关壮代州,声闻四达雁门楼;欲穷千里登临眺,紫塞滹沱固卧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