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讲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从年开始,45年里,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峪口乡段家湾村的刘桂珍,从赤脚医生到乡村代课老师,再到村 支部书记,就像革命的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
近年来,刘桂珍荣获了“全国 务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村里缺医生,让桂珍去吧
年,刘桂珍从社办高中毕业,在那个因陋就简的年代,虽然是农村自办高中,那也是文化人,更加捉襟见肘的是,段家湾还缺个医生,全村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只能跑很远的山路去看。
村干部们经过再三讨论,打算选派刘桂珍去学医,面对组织的需要、村民的渴望,刘桂珍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村医的道路。
40多年来,刘桂珍踏遍了周边的沟沟岔岔,走遍了僻壤的山山岭岭。如今,除了段家湾,石家湾、两家店、武强、讲堂以及王家会的村民有了病都会给她打电话,村内村外出诊费、注射费她都分文不收。
段家湾临近的王家会村,老村医已经70多岁了,视力不好扎不了针。村民们有病也都找刘桂珍,刘桂珍也从不拒绝。至今,她已经为这个村服务了11年。
年春节,王家会村的李银宝因为感冒合并其他病症,下不了床,刘桂珍前后给他输了7天液,一分钱不要。
“我心里过意不去,硬给她拿上一箱牛奶、一箱蛋糕,后来才发现她放在了我家门口。”李银宝的儿媳说。
年,村民陈智良得了一场重病,住院花去3万多元,出院时才知道刘桂珍已帮助办理了新农合,医疗费用报销了1万多元。
“暂时”代个课,就代了29年
年,段家湾村贫穷落后,生活条件差,教师工资不高, 的老师不干了。孩子们停了两个多月课,都没能等来老师。
刘桂珍高中毕业的身份,再次被村“两委”想起。
“这么下去也不行,你暂时给孩子们上上课,等新老师一来你就解放了”。
刘桂珍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暂时居然是29年。但是,她深知孩子是村里的高地,是村庄的未来,29年里她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段家湾小学一直是复式教学班,刘桂珍要教小学所有的课程,备各年级的课,每天都熬到深夜。白天上课,也是教完这个年级再教那个年级,比单式班教学要付出更多的辛苦。
年,因校舍需要修建,学校暂停上课。她便把自己的家当作课堂,把所有能用的用具都用上,桌子、床、缝纫机板,还弄了一块简易黑板。就这样,坚持上完一个学期的课程。
新学期开始了,新校舍也盖起来了,可仍然没有正式老师来,她就一直以代课教师的身份,一干就是29年。直到年下半年村小学合并到乡镇中心校,她才卸下代课老师的担子。
而这29年里,段家湾的孩子没有一个辍学的。
守望大山里,愿做“领头雁”
年的段家湾村,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乡 委和村里老 员给她做工作后,刘桂珍又挑起了村 支部书记的担子,这一干又是26年。
26年里,她带领乡亲们找到了段家湾村的绿色发展之路,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当年,刘桂珍结合村里的立地条件,决定 个“吃螃蟹”,在自家承包的三分河滩地种上了油松树苗,第三年春天收入7.5万元。
消息传开,种油松树苗的村民越来越多,全村19户村民搞起了育苗产业,育苗面积迅速扩大到80多亩,每亩平均收入都在六七万元。
脱贫攻坚开始后,刘桂珍牵头成立“代县刘桂珍种植苗木合作社”,统一调购育苗的种子、肥料,进行技术培训,推进本村产业发展,带动相邻的王家会、石家湾等村共同发展。
年底,段家湾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高质量高标准脱贫,村集体收入超过了15万元。
“我们很感激刘书记。”当年跟着刘桂珍学育苗的杨锁文,不仅还清了欠债,还在县城买了楼房,生活过得美滋滋。
年,刘桂珍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中国共产 成立周年大会,她受邀赴北京现场观礼,见证了那一伟大历史时刻。(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吴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