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确有佘赛花其人,演绎的人物与真人有何

前言:

中华民族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演绎了一出出动人心魄的真实故事。英雄们出生入死为国家为民族流血流汗,表达了同样一种民族的情怀,那就是舍生入死对民族大义进行维护。在这一系列的历史传奇中,有男人对于生死的无所畏惧,也有女子对大义的生死奋战。其中,女子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慨,有许多并不输给男子。这正是巾帼不让须眉这一成语的来源。这里就有一位,那就是北宋时期抗辽英雄佘赛花,当然还有她所带领下的杨家寡妇们。

在戏曲中,杨门女将已经被充分地被演绎了。其中各个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大无畏精神无不令人动容。历史上真的有佘赛花这一人物的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佘赛花是真实存在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佘赛花是怎样的人呢?与戏曲里演绎也来的有何差别?让我们来探寻这段历史吧。

杨门女将

佘赛花艺术形象发展史

杨门一家的忠烈,让无数后人为之敬服。早在宋朝以及以曲艺为著称的元朝时期,当时的艺术家们就已经将杨门事迹搬上了舞台,并归纳成书籍,留传了下来。明清时代的小说《杨家将演义》、《杨家府演义》及《杨家将传》等,对杨门传奇系统性地描述,将其事迹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化,因此奠定了现代杨家将剧本的基础。到了当代,经过对其中怪力乱神情节的去伪存真,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及改编,就形成了目前的基本内容。其中,佘赛花的艺术形象更加丰富,成为爱国女性的典型代表。

佘赛花剧照

戏曲中的佘赛花

戏曲中,佘赛花有许多故事内容。笔者归纳了几个主要的代表形象。

一、佘赛花改姓之迷

杨家一门十分忠烈,杨家儿郞大多战死沙场,也有被奷臣害死的。另外,佘赛花的女儿杨八姐也在作战中牺牲。佘赛花原来并不姓佘,而是姓“折”。这个姓有折断、夭折的含义。因此,她毅然将不吉利的姓“折”改为发音相似的“佘”。这就形成了后来的佘赛花了。

佘赛花改姓

二、比武招亲

在中国五代时,军阀混战,当时石敬瑭为取得江山,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换取他们出兵帮助作战。契丹人进入中原后,对人们大肆奷淫抢掠。中原各地人们自发奋起,组成力量抵抗。当时杨家与折家(后被佘赛花改成佘家)都组织了抵抗契丹的力量,并最后结成同盟。因此,杨业与佘赛花自小就认识,是青梅竹马的关系。两家人相约,让他们二人成婚。

不久,他们起兵攻打契丹。杨业与佘赛花相约在战场比武,看谁消灭的契丹人多。战争结束后,却忘记了统计数量。双方都不计较,不久后两人就用这种没有结果的比武招亲方式结婚了。

佘赛花与杨业

三、另类传说

相传内蒙古的大佘太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当年杨业领兵达到达这里与辽国争战。当时佘王城挡住了去路。杨业要领兵攻打,后来结识了城主的女儿佘赛花。两个发展出了感情,佘王城主就投靠了大宋朝。因此,杨业与佘赛花结成了夫妻。不久后,佘王城被辽军攻破。过了几年之后,佘太君领兵再次与辽军作战,重新来到此城,辽国摆下天门阵,儿媳穆桂英破之,于是收复了佘王城。为了记念佘太君,人们将佘王城自以为佘太城。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四、十二寡妇征西

宋仁宗中,西夏进犯。此时杨家儿郞大多已在对辽作战中牺牲,家中只剩下十二寡妇。佘太君之孙杨文广被西夏围困,而朝廷已无将可派。此时,一百多岁高龄的佘太君请命上战场,率其他

十一

位寡妇攻打西夏,大败西夏,并救出被困的杨文广。

上述这些片段仅是佘赛花艺术形象中的少数几个。通过这些戏曲形象,佘赛花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英雄气慨已表露无余,这也让我们一窥了当年杨家将之忠烈。

十二寡妇征西

历史上真实的佘赛花确有其人

杨家将文艺故事中,有些人物是虚构出来的。比如被广为传唱的穆桂英,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上没有其人。但佘赛花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佘赛花曾祖父出身后唐麟州刺使。其祖父名叫折从远,在公元年,被当时后唐任命为府州(地名)刺使。其父折德扆在后汉时,任团练使。

佘赛花出身于爱国家庭,自小就有志向,且勤学武艺,并潜心于兵法的研究。因此,年轻时就是个能文能武作战十分利害的女子。

公元年,佘赛花与杨业成婚。她与其他的大家闺秀不同,在丈夫上战场打仗时,她没有闲着,平时会组织家里的丫鬟、仆人等学习武艺,因此,杨府上下个个武艺超群。

杨业牺牲后,她认为自己原来的姓“折”不吉利,因此改姓了发音相似的“佘”,后人因此称她为佘赛花。

公元年,杨业受奷臣潘美、王侁和刘文裕等陷害,在战场上得不到救援而牺牲。佘赛花的八个儿子先后为大宋战死沙场。她向皇帝陈书讲明经过,潘美被官降三级,而王侁和刘文裕则被革职为民。

佘赛花作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如今的山西代县中,保存有杨家族谱,对她有详细记载:

“乐善好施,是贤内助……特封为太君”

历史上,佘赛花确有其人

结语

历史上真实的佘赛花,史书对她记载较少,没有出现杨门女将书籍中那些高大上领兵出征的相关记录。但这不影响她作为爱国女英雄代表人物的形象。佘赛花一生生育八子,全部都为国捐躯,个个英勇不屈,前赴后继不惧生死,用生命书写了一出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这是与佘赛花爱国思想分不开关系的。

如果没有佘赛花的教育,杨家英雄们难以演绎出这等激荡人心的事迹。这是一种从骨子里刻划出来的忠烈情怀,也是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因此,佘赛花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她忍受着丧夫之痛,忍受巨大心理痛苦把儿子们送上战场,而儿子们在作战中个个离她而去。这种失夫失子的心理痛苦,是外人所不能理解的。从这一点上看,历史上真实的佘赛花就是个真英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女性的典型代表。

笔者认为,戏曲里演绎的佘赛花数次领兵打仗,而杨家各寡妇们个个参与到对敌的战争中。这与历史上真实的佘赛花及其儿媳们,在故事情节上有出入。但真实历史上的佘赛花及其他杨家寡妇,同样值得人们敬佩和尊重,她们个个巾帼不让须眉,个个都是真英雄!

佘赛花用生命演绎了最壮烈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